热点推荐
- 1 全区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调度会在银川召开
- 2 加强技术指导 提升防控能力——自治区疾控中心对包虫病与布病防治工作开展技术指导
- 32023年非免疫规划疫苗补充采购工作顺利完成
- 4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中级FETP第八期宁夏学员线上汇报会圆满完成
-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对我区艾滋病丙肝防治数据质量开展现场评估
- 6 自治区疾控中心顺利完成第七次总膳食研究宁夏现场制备工作
- 7宁夏疾控中心在2023年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演讲之星十强赛中载誉归来
- 8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寄所党支部与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9 2023年宁夏3-6岁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调查项目技术培训班在大武口区顺利举办
- 10全区卫生应急工作提示(2023年第15期)
78岁的王爷爷今年年初体检时被确诊糖尿病。此后,王爷爷严格控制血糖。近期家人发现王爷爷脾气暴躁、容易发怒。有一天,王爷爷突然昏倒在地,幸好家人及时发现,将王爷爷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当时王爷爷的血糖为1.8毫摩尔每升,原来是低血糖导致了昏迷。
降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虽然都是糖尿病患者,但不同的人群降糖目标是不同的。降糖也需要“量体裁衣”,否则就会陷入误区。
血糖并非越低越好
对糖尿病人群来说,血糖控制得越好,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死亡率越低。对糖尿病患者个体来说,血糖控制得越好,糖尿病病情就能控制得越好,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时间也就越晚。
但这并不是说“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血糖控制得过于严格,随着血糖值的下降,低血糖风险会逐渐增加。低血糖可使患者心脏和大脑缺血,造成心肌缺血或脑梗死,甚至昏迷和死亡。
所以,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要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降糖目标,降到适合自己的目标范围才是最合理的。
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血糖的正常范围就是血糖的控制目标吗?大部分成年人的降糖正常范围是: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尔每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
但血糖正常范围与血糖的控制目标并不都是一样的,一些伴随特殊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不必一定达到正常范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影响血糖控制目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高龄、独居、有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病变、有肝肾功能不全、有精神或智力障碍、不能正常或按时进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伴有上述因素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较宽松。
分三个层级
依据具体病情,对不同人群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具体分为3个层级:宽松、一般和严格。各层级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不同的。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为6~8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为8~10毫摩尔每升。
宽松控制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为8~10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为8~12毫摩尔每升。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3.9毫摩尔每升。
严格控制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为4.4~6.0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为6~8毫摩尔每升。
唯有坚持个体化降糖管理,才能保证患者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同时,控制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文: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王敏
相关文章推荐
-
传染病预防控制科 2020-09-11
-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 2020-09-11
-
地方病预防控制科 2020-09-11
-
鼠疫预防控制科 2020-09-11